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名醫(yī)診所
投稿

六科專家的6個“冬養(yǎng)”關鍵詞

2017-12-05 10:14:39 來源:生命時報 作者:董長喜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冬季氣溫低寒,很多疾病趁機作“亂”:呼吸系統(tǒng)疾病、風濕疾病、骨關節(jié)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你的身體做好充足準備了嗎?

                          呼吸科
                          保濕潤燥
    解放軍第309醫(yī)院呼吸科主任趙衛(wèi)國告訴記者,當冷空氣來襲時,鼻黏膜受到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襲的能力降低,同時冷空氣會對病菌的活動起促進作用,病原菌更易侵入人體的鼻部甚至下呼吸道,容易誘發(fā)流感、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冬天室內(nèi)空氣長期不流通,容易變得污濁,滋生各種病毒和細菌。天氣陽光明媚時,打開窗戶多通風,如果家里有感冒病人,還可以用食醋在室內(nèi)熏蒸一下。要注意做好保濕,在家里或辦公室最好用上加濕器。霧霾天氣里,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減少外出。
                             風濕科
                            護好關節(jié)
    風濕、類風濕關節(jié)炎最怕寒冬,老年患者常因氣候寒冷而病情加重。年輕愛美一族,冬季愛穿裙裝,這可能導致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疾病產(chǎn)生。此外,風濕性炎癥常因其他感染而誘發(fā)其他并發(fā)癥和感染性疾病。比如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易引發(fā)關節(jié)炎癥。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關節(jié)保暖。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風濕科主任李小霞表示,對于關節(jié)炎患者,可通過不同的鍛煉方式,有針對性地鍛煉關節(jié)各部位,做一些提拉、伸展運動,使患病部位血液循環(huán)得以改善,減輕關節(jié)疼痛癥狀。
 
   
 
    風濕病患者睡前可以用溫水泡泡腳,同時用熱毛巾熱敷一下關節(jié),對病痛的緩解大有裨益。
 
 
                              心血管科
                               知冷知熱
    隨著冬季氣溫降低,平時血壓控制很好的高血壓患者會突然血壓升高,一旦血壓出問題,不僅加重心臟負擔,誘發(fā)其他并發(fā)癥風險也將提高。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張海澄表示,冬季心血管病人更要關注血壓,勤測量,多留心,若出現(xiàn)太大波動,應及時就醫(yī)調整治療方案。另外,心血管患者更要及時增減衣物,外出時要戴手套、帽子等,防止因室內(nèi)外溫差太大,著涼感冒。霧霾較重的天氣外出,最好戴口罩。
    冬季干燥,血液黏稠度上升,增加飲水量可以預防血栓和心梗。 
                                  內(nèi)分泌科
                                   足部保暖
    冬季是糖尿病患者比較難熬的季節(jié)。這是因為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jīng)興奮,使體內(nèi)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而升高血糖。由寒冷導致的呼吸道感染,又是導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常見誘因。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主任謝培鳳表示,糖尿病人對氣溫變化十分敏感。
    在氣溫驟降的寒潮天氣里,患者要多留意自己的血糖波動,密切監(jiān)測血糖,掌握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另外,糖尿病人常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經(jīng)病變,造成腳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營養(yǎng)障礙和局部感覺遲鈍,要重點注意腳部保暖,睡覺時不妨穿雙寬松點的棉襪。外出時不要怕麻煩,戴上帽子、口罩、手套。
 
                                    運動科
                                    適時適度
    冬季清晨時分是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高發(fā)時段,加上清晨光線不足等因素,會使運動風險增高。因此,對老年人來說,冬季鍛煉不宜過早。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教授茍波表示,最適宜的鍛煉時間是下午或日出之后。冬天霧霾天氣最好不要進行戶外運動,可在家里打開空氣凈化器,進行深蹲、俯臥撐、原地跑、波比跳、平板支撐、仰臥起坐等練習。
    運動強度因人而異,最簡易的方法是用心率推算,普通人可以用“170-年齡”作為自己鍛煉時的目標心率,運動時達到或接近目標心率,又沒有出現(xiàn)明顯不適癥狀的話,可以獲得更好的鍛煉效果。
    慢性疾病患者要以有氧運動為主,力量練習為輔,柔韌性和平衡練習為補充。鍛煉時“傾聽自己身體聲音”,如果運動過程出現(xiàn)胸痛、心慌、呼吸紊亂等癥狀,一定要及時降低運動強度,觀察癥狀是否緩解,如不能緩解,要及時就醫(yī),排除器質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選擇一些強度較低、安全性高的運動,比如步行、太極、瑜伽等。
                                

 

 
    俗話說“冬季進補,春來打虎”,北京朝陽醫(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宋新說,冬季進補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不同疾病飲食也不盡相同。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尤其是患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炎的患者,少吃辛辣油膩食物。痛風患者少吃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動物內(nèi)臟、肉湯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管住嘴,避免過多攝入高熱量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飲食不應一味進補,注意均衡營養(yǎng)。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人體抗寒能力,對血管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冬季蔬菜首選蘿卜、白菜、花椰菜、山藥,水果推薦柚子、柑橘、獼猴桃、蘋果等,脾胃較差的人不要吃太多,每天1~2個即可。
    普通人應對冬季空氣干燥,可適當采用一些中醫(yī)食療方,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常見的有百合、銀耳、蓮子等。做成一碗熱乎乎的湯或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還能滋養(yǎng)腸胃、喚醒食欲,如川貝雪梨粥、百合銀耳粥、山藥排骨湯等。 
                                                                      
責任編輯: 王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wǎng)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