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子里結伙搶錢、戀愛不成砸傷女友、被電信詐騙轉而又騙別人——十部普法微電影精彩的鏡頭,讓濟南歷城職業(yè)中專禮堂里三百多名學生屏氣凝神地觀看,大家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細節(jié)。這是濟南普法微電影進學校的一個場景,當天,普法微電影連續(xù)播放了三場,近千名十五六歲的孩子觀看了內容豐富的普法微電影。
觀影結束后,楊立鵬同學深有感觸地說:“收看了這些電影,強化了我的法律知識和安全知識,讓我學會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也幫我學會了明辨是非,遠離違法犯罪,拒絕‘黃賭毒’!”
看電影、學法律,這是濟南市青少年普法的一個有益嘗試。今年以來,由濟南市檢察院、團市委、濟南市教育局、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濟南陽光助學中心等五單位聯(lián)合錄制的系列青少年普法系列微電影,并陸續(xù)到濟南各大中小學播放。據悉,系列微電影包括法律常識、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戒毒、防拐騙、防侵害、防意外、應急常識、犯罪預防等方面,已有二十多部拍攝完成,并陸續(xù)到三十多家中小學進行了播放。
由于都是由真實案例改編,本系列電影深受中小學生的歡迎。在山師附小播放時,三場次三個年級觀看了普法微電影,一次就有近千名孩子接受了妙趣橫生的普法熏陶?吹胶⒆恿朔浅>劬珪竦赜^看,該校黨委副書記張寧深有感觸地說:“孩子的專注程度說明,孩子身邊的教育是真教育,對孩子普法,最需要這種接地氣的教育方式。”
陽光助學負責人吳允波介紹說,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七五普法”階段,經過三十多年的普法,青少年普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可否認,目前青少年普法形式多數是講講課發(fā)發(fā)材料,請干警講講課,形式和內容都比較單一。從全國范圍來看,媒體上還沒有針對少兒普法的欄目,利用微電影的形式普法還比較罕見。濟南五單位通過微電影在中小學普法,在全國都是首創(chuàng)。從實踐來看,本項目深受青少年歡迎,也說明青少年普法形式亟待創(chuàng)新?梢哉f,本項目是青少年普法形勢和內容的積極嘗試。
在歷城職業(yè)中專播放普法微電影后,學校結合案例做了法治報告,還組織學生開展了觀后感征文比賽。該校副校長江長愛認為,這些普法微電影的內容都是發(fā)生在孩子身邊的事情,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孩子觀看后,再舉行法治講座和征文比賽的形式,能深化普法效果。
近日,大連市一個13歲男孩殺死了一個10歲的女孩,在全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大家既驚訝于13歲男孩為何這么窮兇極惡,又驚訝于10歲女孩安全常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匱乏。
陽光助學志愿者曾走訪過幾十位違法犯罪的孩子,發(fā)現他們對違法犯罪行為不以為然,主要是三個原因:一是不懂法,覺得欺負同學、偷點東西沒什么大不了,不知道哪些是違法犯罪行為。二是僥幸心理。覺得自己干壞事不會被發(fā)現,不會受到懲罰。三是刷存在感,通過違法犯罪行為顯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濟南普法微電影讓孩子來演,讓同齡的孩子來看,易于孩子接受。這種形式也利于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基礎的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遠離意外傷害。再者,幫孩子樹立法律底線意識,利于他們長大后做守法有用公民。”濟南市檢察院新聞宣傳辦公室主任劉軍介紹說,本活動將持續(xù)開展下去,讓普法微電影惠及更多的孩子,也探索出一條青少年普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