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物 > 我們身邊
投稿

非遺傳承人——梅花拳武術點穴法第十六代傳人邢銀泉和他的點穴秘技

2019-05-02 06:48:16 來源:今日報道網 作者:中關村宣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武術點穴功夫,在我國各派武術典籍中均有記載,是武術中的稀傳秘技,是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經絡理論上的一種武術技能。
    梅花拳武術點穴,此功建立在傳統(tǒng)中醫(yī)經絡理論之上,通過中醫(yī)學理論,深知氣血流注與五行,天時的關系,遵循‘‘按時取穴、按竅開穴’’的原理。針對人體不同的體質和病情,靈活運用不同的手法,通過較短時間的點穴發(fā)功達到一次治愈長期有效的顯著效果。對人體各種疾病均有奇效。
    武術點穴,又稱“打穴”,是運用各種武術手法,結合雄厚的勁力,點打對手身體各經絡上的要害穴位,致使對手氣血阻塞,產生疼痛、酸軟、麻木、昏暈及死亡癥狀,失去抵抗能力,從而達到制服對手的目的。
 
微信圖片_20190502064944.jpg
 
    點穴之法,不同于拳打腳踢,克敵制勝全靠一指之功。習練點穴法須具有梅花五行功、太陽功、太陰功、鎖指功、九九歸一還原功等功法的深厚基礎,經過指功、點打功、抓功等功法的長期練習,循序漸進,方能做到眼疾手快,一擊制勝,達到制服對手的目的。
    武術點穴又是治療人體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武術點穴法充分發(fā)揮武學功法的優(yōu)勢,針對患者不同的體質和病情,利用指、錐和肘在患者適當?shù)难ㄎ唬`活運用不同的手法,點穴發(fā)功,功力直達病灶。
 
微信圖片_20190502064934.jpg
 
    我國點穴法歷史可追,可追溯到黃帝時代,中國古典醫(yī)學名著《黃帝內經》中就有人體經絡穴位的記載,論導引,按蹺等內容。其中引導、按蹺即為點穴法的原型。這足以證明點穴法在我國源遠流長。按蹺與氣功的書籍及古代文獻均有記載。
    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經過歷代武術家融匯武術技擊和中國中醫(yī)經絡理論,形成了武術技擊法和治病法。
    長期以來,武術點穴法都秘不示人,很多人都知道點穴治病,對實戰(zhàn)技擊卻不甚了解。也對武術點穴法產生了神秘感。其傳承和發(fā)展受到了傳統(tǒng)規(guī)制的制約,為使武術點穴法這項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絕技發(fā)揚光大。邢銀泉多年來先后培養(yǎng)邢登科、邢登彪、邢秋月、李高峰、王魁、林向東、梁帥龍、楊塞旗等一批武術點穴法的弟子,在2016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立了東明縣武術點穴法研究會,在黨支部的領導下使這一傳統(tǒng)絕技得以傳承和發(fā)展。
    武術點穴法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結晶,是中華武術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集武功、技擊、養(yǎng)生、診療為一體的綜合技藝。武術點穴法在理論、技法、功法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在歷史、文化、體育、醫(yī)療和民俗方面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責任編輯: 劉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