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社會 > 大眾評論
投稿

基層呼喚怎樣的“針線關系”?

2018-11-23 22:37:13 來源:今日報道網(wǎng) 作者:揚帆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統(tǒng)籌規(guī)范督察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對縣鄉(xiāng)村和廠礦企業(yè)學校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要減少50%以上。消息一出,在全國各地瞬時引發(fā)廣泛關注熱議。廣大基層干部更是奔走相告,甚至喜極而泣。

    眾所周知,“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任何一項決策的制定修改最終都是為了精準的執(zhí)行,所以為了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激勵廣大干部改進作風擔當作為,督查檢查考核有著指揮棒的重要作用。但是過多頻繁甚至重復的檢查往往讓基層常態(tài)化“五加二”、“白加黑”,而重留痕多問責的考核更令基層踹不過氣,又陷入心理的亞健康。
 
   這種頭重腳輕,“線”多“針”少的上下層關系其實質(zhì)就是一種新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問題。像病人問診,檢查出來問題便不能再諱疾忌醫(yī)。為了更加健康的黨群、干群關系,我們呼喚怎樣的“針線關系”呢?
 
    有控制的“線”。上級督查檢查考核的總量要有計劃,就是要從思想上源頭上堵住不斷涌出的“線”。防止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卻“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中央已率先垂范,各地更需統(tǒng)籌安排,避免部門打著政府旗號重復檢查發(fā)文。同時,頻次也要有所限制,能聯(lián)合的聯(lián)合能組團的組團,反反復復的接待和迎檢讓基層真正傷不起,甚至影響到正常工作的開展。
 
    有實績的“針”。上級督查檢查考核的方式方法要改進,有三個原則需要把握。一是不能搞“一刀切”,同一個決策部署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門單位應設置不同的指標,不然就會為了檢查而“工作”,一切隔著造假的玻璃。二是要刪繁就簡,注重實效。不能以表格材料填報的好壞、工作痕跡留得完備與否來代替實地走訪調(diào)查,民眾感觀。三是責任問責需要一分為二,既要反思“線”上政策文件是否科學可執(zhí)行,更不能簡單的問責處理基層一批人,表面“一了百了”干干凈凈實則懶政。
 
    有清晰的“眼”。上級督查檢查考核的結(jié)果要講究分析運用,就是要一方面大力褒獎鼓勵政治過硬、敢作敢為的干部,另一方面根據(jù)檢查結(jié)果實事求是揪出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當然,“針線活”的好壞需要清晰明白的眼睛,暢通社會監(jiān)督的渠道才能為督查檢查考核工作保駕護航。另外,擦亮眼睛,還需依法打擊借督查考核誣告陷害的違法犯罪行為。
 
    沒有受控有節(jié)的“線”,哪來指正打穩(wěn)的“針”?也只有了科學合理的“針線關系”,才能為天下百姓織出一件政令暢通、簡約高效的行政大衣。
 
 
責任編輯: 王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wǎng)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