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更好的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勇擔職責使命,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縱深開展,5月17日下午,濟南三中黨委工作部主任彭保華、副主任于建軍,教育教學部主任張冬生帶領第三黨支部黨員代表和團員來到歷城區(qū)董家街道,參觀紅色小院張振杰烈士故居,聆聽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講故事,與普朗特聯合黨支部結對共建共上黨課。黨員和團員們一同接受紅色主題教育,緬懷先烈,從革命先輩英雄事跡中感悟,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

在張振杰烈士故居前,甄家村黨支部書記婁義亮同志帶領大家了解每間展室內的照片和物品背后的故事,講述張振杰烈士的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烈士為挽救戰(zhàn)友的性命而壯烈犧牲時年僅20歲,榮立一等功,在聽完張振杰烈士的英雄事跡之后,大家無不為烈士的壯舉肅然起敬并為之動容,鞠躬致敬,向張振杰烈士表達了深切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參觀烈士故居后,大家來到甄家村會議室,現場聆聽了徐立華、劉懷勇兩位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講述抗美援朝戰(zhàn)爭故事,F年90的徐立華和92歲的劉懷勇,于1951年入朝作戰(zhàn),徐立華在15軍,王懷勇在60軍,在朝鮮戰(zhàn)爭中多次立功,榮獲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fā)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等多枚軍功章。兩位老戰(zhàn)士結合自身的革命經歷,深情講述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事跡和故事,為現場的黨員和團員們上了一堂別樣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課。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wèi)祖國,就是保家鄉(xiāng)……朝鮮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經常是零下二十多度,那時候我們的物資和裝備,沒有美聯軍那么好,我們全憑著一身的信念……老人回憶起抗美援朝時的經歷仍十分激動,盡管時隔七十多年,但老人在提起那段經歷時,言語鏗鏘,眼神堅定;貞浤莻時候最鼓舞人心的一次戰(zhàn)斗,“我們晚上不敢睡覺,說害怕啊,但開始打仗了,我們說沖就沖了,美軍不斷向我軍高地進行襲擾,我們堅守陣地,寸土不讓,晝夜激戰(zhàn),身邊的戰(zhàn)友在犧牲,但我們的腳步堅決不退,使敵人不能前進一步”回顧這次戰(zhàn)斗勝利,徐立華老人的聲音格外激昂。聽完兩位老戰(zhàn)士語重心長的講述,在場的每一名同志無不深受感動,為之動容,團員代表向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獻花,表達對老戰(zhàn)士的敬意,正是因為有徐立華、王懷勇等這樣一大批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才有了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隨后,大家來到了濟南三中普朗特社會實踐基地,濟南三中一行在普朗特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剛,普朗特聯合黨支部書記李勇陪同下,參觀了草莓基地的文化博覽館、草莓組培實驗室和育苗大棚,介紹了基地如何通過黨建引領實現精準扶貧和科技創(chuàng)新。在會議室,第三黨支部書記于建軍作了《黨章的發(fā)展歷程》的專題黨課。專題黨課講述了從黨的一大制定了黨的綱領,二大制定了第一部黨章開始,黨章在不同歷史時期不斷修訂、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從獨特的視角再現了我們黨從幼年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強大的全過程,分析了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如何通過黨章變成全黨行動指南的歷史脈絡。黨課結束后,雙方就如何共享黨建信息資源,共同抓好黨組織的規(guī)范化建設,交流了黨建工作經驗。此次共上黨課是雙方結對共建后的第一次活動,通過共上黨課,共學黨史,進一步推動了黨建共建走深走實,也堅定了黨員同志們紅色信仰。
“點贊榜樣”描述李玉院士三中校園生活,“追尋百年足跡”講解百年黨史的奮斗征程,“紅色經典永流傳”講解歌曲、名畫背后的故事,教室里的黨史館,黨員活動中心啟用……一系列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在濟南三中如火如荼展開。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濟南三中創(chuàng)新學習教育形式,通過多種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學生群體活起來、火起來,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堂、融入校園文化、融入社會實踐,不斷豐富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讓廣大學生上好黨史必修課,“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